编者按:
榜样是看得见的旗帜,代表着方向;
榜样是听得见的号角,凝聚着力量。
为弘扬模范精神,汲取榜样力量,积极营造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树立干事创业鲜明导向,山东资环开设“身边榜样”专栏,聚焦在坚守一线、埋头苦干、成绩突出、敢担当善作为的先进典型,分享榜样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2019年,武泉泉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铅冶炼事业的热忱加入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6年来,武泉泉始终以“踏实务实、勤奋刻苦”的作风扎根生产一线,面对行业技术难题敢闯敢试,面对生产挑战迎难而上,以匠心致初心,用实干显担当。
图为武泉泉(左)在指导工人抢修设备
迎难而上,侧吹炉工艺的“探索者”
2020年11月,安徽鲁控富氧侧吹炉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一工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是业内公认的先进技术,但也可能出现冒炉、结焦等问题。作为熔炼车间副主任兼侧吹炉中控负责人,为保证试产成功,武泉泉和熔炼团队连续一周昼夜奋战,饿了随便吃点果腹,困了睡中控室沙发。凭借对设备参数的精准把控和对工艺细节的不倦追求,通过完善压差曲线、优化工艺调控制度,最终实现侧吹炉稳定运行。
这一突破使安徽鲁控成为行业侧吹炉工艺变革的标杆,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积累了宝贵经验。
技改创新,锅炉系统的“守护者”
熔炼是再生铅生产线上的核心工序,熔炼锅炉积灰也是困扰业内的常见问题。2021年初,为避免熔炼锅炉积灰威胁生产安全,武泉泉凭借多年经验,在不停机状态下精准判断积灰位置,创新性提出“增设锅炉入孔+水冷壁鳍片”清灰方案,带领通过15天夜间生产保温度、白天清灰保风道的行动,最终解决了锅炉积灰隐患。
此次技改避免了可能导致全线停机的重大隐患,更创新总结了清灰方案,锻炼了队伍,安徽鲁控锅炉系统清灰效率提升40%。
降本增效,市场竞争的“突围者”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降本增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更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安徽鲁控在2022年启动还原炉、真空炉稀有金属回收项目。面对还原炉粗放式生产导致高额的生产成本,生产部经理武泉泉配合外聘专家开展近4个月的调试攻关,配合精炼生产团队提出“精准配料+阶梯式试验”方法,并带领团队配比物料,记录试验数据,通过优化还原剂用量、气量配比与反应时间等,还原炉生产成本从最初的2000元/吨以上,降至1500元/吨左右。同时在真空炉环节产出市场需求的高锑铅和精锡。
该成果不仅丰富了产品品类,更打通了“废料-精炼-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为企业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图为武泉泉(右)在熔炼车间中控室调试数据。
言传身教,团队建设的“领路人”
在企业稳定经营的过程中,作为从一线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武泉泉始终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急难险重冲在最前,休息调整守在最后。”这是团队成员对武泉泉的评价。一直以来,他坚持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带动他人,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深入现场,与员工一起排查问题、交流思路;他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并根据成员特点分配任务,让每个人在团队中找到价值感;他推行“双向奔赴”的师徒模式,不仅要求师傅传授技能,更强调徒弟要主动思考、敢于质疑。他带领的生产部形成“边干边学、边学边教”的浓厚氛围,团队整体技能水平持续提升。
破局求生,工艺改革的“践行者”
随着再生铅市场竞争加剧,2025年,安徽鲁控决定开拓含铅资源综合利用业务解决原料依赖问题,以“矿废结合”试验为切入展开战略突围。此时,武泉泉主动担起“工艺落地总协调人”的责任,化身“泥腿子”,对每批试验用废料的成分、堆放位置、用量搭配烂熟于心,负责来料监控、物料转运、原料兑翻和产品跟踪等生产流程服务。
在他的跟踪监督下,技术部料单执行得到100%落实,产品稳定性99%以上,批次废料处理炉况波动明显减少。随着生产试验的开展,公司正在逐渐摆脱对废旧铅蓄电池的原料依赖,并积累复杂废料处理的多项技术经验,为业务转型和战略突围奠定了基础。
真正的榜样,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困难的挑战反复做。正是无数个像武泉泉这样的“实干者”,共同铸就了企业行稳致远的根基。
供稿:薄 凤
校对:史卓然
审核: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