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 景红富:青春建功在一线

发布时间:2025-08-29浏览人数:129

贵州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台江县铅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一体化综合项目(以下简称“贵州鲁控项目”)是2024年贵州省重大工程项目,承载着山东环保的品牌荣誉和社会责任。作为首批入职的“00后”元老职工之一,23岁的电气专员景红富把平凡岗位当战场,用青春汗水浇灌责任之花,以坚守诠释青年担当。

 

图为景红富(左)与同事一起检修设备。

 

景红富“好学”。贵州鲁控项目工艺绿色先进,年轻的景红富在入职之初就认定这里是知识和经验的富矿。他以师傅赵东伟为榜样,对理论学习、现场技术和操作指导等均学得认真。

“最重要的是思维更新。”景红富意识到,技术系统正在向自动化方向不断进化,自动化程度高则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系统思维和联动思维,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他知道师傅赵东伟的经验就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而成,自己也将沿着踏实刻苦的路径走下来,蹲现场、驻一线,锻炼临场应变能力,将知识与梦想转换为工作能力、业务素养以及生产实践。

景红富“较真”。贵州多雨,项目所在的黔东南州“天无三日晴”,电气设备防潮显得尤为重要。每逢雨季,建设场地状如沼泽,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加倍消耗体力。这种时候,景红富往往留下一句“我先上”,人已经穿好雨衣、挎好工具包冲进雨幕。雨水顺着领口灌进来,冰冷地贴着皮肤,他浑然不觉,只顾着擦干设备接线盒上的水珠,用塑料布仔细包裹裸露的接口。

及至盛夏,骄阳似火,地表温度超过40℃,景红富却像上了发条的钟表,在电气安装现场不知疲倦地忙碌。蹲在设备旁,安全帽下的脸颊被晒得黝黑发亮,后背汗水洇出大片湿痕,又被高温蒸干成一圈圈白色盐渍。手指却在密密麻麻的线路中穿梭,每一个接线端口都反复紧固三次以上,每一处接地装置都用仪器测试两遍,他在用“较真”避免隐患、守护安全。

景红富“担当”。结束紧张火热的工程建设,贵州鲁控为投产运营展开全面准备。景红富所在的机修车间电仪班组的职责范围也包括优化调整电缆走位的工作。这是车间里出了名的“技术活”,优秀的调整方案能够节省财力人力;这同时又是个“苦差事”,沉重的电缆需要数人合力才能搬动,移动的线路走向、长度计算也容不得半点差错。此时,景红富站到队伍最前面,双手紧握电缆一端,弓着身子向前挪动,和同事一起执行工作指令。车间闷热,汗水很快浸透工装,紧紧贴在背上,但景红富和他的同事们都没有喊累。

由于景红富等机修青年们的坚守,其团队铺设的电缆线路从未出现过因安装问题导致的故障,成为车间里的免检工程

图为景红富在进行运行参数汇总整理

 

景红富“敏锐”。7月27日,随着核心工序熔炼系统顺利投料,贵州鲁控项目正式投产。机修班组转身成为车间里的“设备医生”。身在其中,景红富明白,车间设备是创造价值的物理载体,设备状态是否优良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因此,他把“敏锐”和“细心”镌刻进各个工作环节。每次设备检修,他都带着笔记本,详细记录运行参数、部件磨损程度,甚至连轴承的温度变化都一一标注。

有一次,一台关键反应釜的电机出现短暂异响,景红富坚持关停了这台还在运转的反应釜。他趴在机器旁听了半小时,又拆开防护罩仔细检查,最终在轴承滚珠上发现一条细微裂纹。为了消除隐患,景红富与班组同事一起更换轴承、抢修3个小时,设备最终恢复平稳运行。

如今,景红富黝黑脸庞上总带着憨厚笑容,手上老茧像是无数次操作的记录,工装袖口已磨出毛边。这位年轻的贵州鲁控人,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是身边榜样,也是山东资环的一员。他的故事,是企业发展改革上的青春底色,也是新时代青年劳动者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的生动缩影。